3月9日,江西省胸科醫院外三科接診了一位用平車推入院的24歲少年。患者反復腰背部疼痛一年余,加重三個月,右側腰部及右下肢麻木伴功能受限8天。入院診斷為胸9-10椎體結核伴右側椎旁膿腫、左側結核性全膿胸、肺結核、腰椎間盤突出癥。入院時雙下肢肌力IV級,入院后采取規則抗結核治療、絕對臥硬板床制動,完善術前檢查對癥處理。3月14日傍晚,科主任鄭任珊查房時發現患者病情突然加重,雙下肢肌力進行性下降,肌力降至II級,雙下肢不全癱瘓癥狀,脊髓受壓。
面對出現截癱的可能性,鄭主任立刻啟動胸髓損傷應急預案,聯合脊柱外科多學科會診,通知團隊安排急診手術減壓。患者不能耐受單肺通氣,手術風險高,難度大,團隊經過反復討論推敲,為其制定最佳個體化手術方案。次日19時55分,鄭主任帶領團隊聯合脊柱外科專家為小杰進行了急診手術:胸9-10椎體后路內固定+胸9-10全椎板減壓+右開胸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術。歷時4小時10分的“激戰”,手術終于順利完成,醫生走出手術室已是嶄新的一天,而手術的成功意味著這個少年將重拾美好燦爛的人生。
在團隊的精心治療和悉心護理下,小杰雙下肢肌力逐漸恢復,雙下肢麻木感明顯好轉,已經能在床上做康復訓練。
脊柱結核是肺外結核的常見形式,臨床表現主要為慢性腰背部疼痛,單純脊柱結核往往只有局部癥狀,沒有全身結核中毒癥狀,容易引起誤診,早期癥狀不嚴重容易被忽視。到后期常常會引起截癱等嚴重后果。由于流動人口的大量增加及耐藥結核、HIV患者的增多,脊柱結核的發病率近年來有增多的趨勢。
脊柱結核一旦出現骨質破壞、椎旁膿腫、死腔、死骨形成,尤其是出現神經壓迫癥狀、脊柱成角畸形等需要及時手術干預。脊柱結核的手術治療目的有三:首先是徹底清除結核病灶組織和膿腫,其次是神經減壓松解,最后就是恢復破壞椎體的高度、重建脊柱穩定性。脊柱結核手術常規入路分為前路手術、后路手術與前后聯合入路手術。無論是何種手術,手術難度都很大,風險均很高。
江西省胸科醫院外三科在鄭任珊主任的帶領下,為大批脊柱結核患者重拾生活的信心,至今已成功完成500余例脊柱結核手術,成功地讓眾多患者“趟著進來,走著出去”,為患者撐起了生命的脊梁。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