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逐漸升高,貓狗等動物容易變得狂躁易咬人。4月12日,記者走訪了狂犬病疫苗接種定點醫院——江西省胸科醫院急診醫學科。當天,由于動物致傷前來就診的患者就有近80人,大多數都是被自家寵物咬傷。記者了解到,該院急診科日接診量最高達到250人,主要以動物致傷、胸悶、咯血患者為主,急診科動物致傷中心年接診量就有約5萬人次。
凌晨被狗咬傷,兩小時緊急救治
狂犬病是目前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傳染病,病死率接近100%,江西省胸科醫院為狂犬病暴露處置門診定點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廖鵬平時接診動物致傷的患者較多。“2022年值夜班的時候,一天凌晨兩點,一個20歲左右的女孩子來急診科尋求幫助。”廖鵬表示,當時患者十分驚恐,傷情十分嚴重,全身多處大面積咬傷、抓痕,其中臉上的傷口最為嚴重,被活活撕下了一塊肉。
“當時我們緊急用醫用外傷沖洗設備及犬傷創口消毒液為她清洗傷口,對傷口進行縫合,并為她接種狂犬疫苗和狂犬免疫球蛋白。整個急救過程持續了兩個多小時,幸好傷口沒有傷及大動脈,否則后果難以想象。”廖鵬告訴記者,這名患者家中養了一條大型犬,當天凌晨她突然想起來睡前忘記喂狗,于是起床補充狗糧,誰知一向溫順的寵物突然開始攻擊撕咬她,她逃出家后便趕緊打車來到醫院處理傷口。
據廖鵬介紹,人被咬傷后,狂犬病毒侵犯人體中樞神經系統,會導致精神失常,幻覺幻聽,常見癥狀有高度興奮、恐水、恐風、呼吸困難、吐字不清、過度流涎。哪怕只有一道淡淡的血印,或是傷口被小狗舔過,都屬于二級暴露,需要接種狂犬病疫苗,并且越早越好。“隨著氣溫逐漸升高,貓狗等動物容易變得狂躁易咬人。一旦被抓傷咬傷后應及時就醫,千萬不要抱有僥幸心理。因為狂犬病毒是厭氧菌,患者如果自行包扎處理傷口,在缺乏氧氣的情況下,可能會導致狂犬病毒大量增殖。”廖鵬說,狂犬病可防不可治,一旦被可疑動物致傷后,不要驚慌,盡快到附近的動物致傷門診進行規范化處置。
時間就是患者的生命
2021年的一天,一位男性患者騎車來到江西省胸科醫院門口時突然心絞痛,暈倒在地,廖鵬和同事迅速趕到現場:“患者心臟驟停,需要立即心肺復蘇!”廖鵬一聲令下,其余醫護人員合力對患者進行胸外按壓和早期除顫。十余分鐘后,患者家屬趕到醫院,家屬表示患者有心梗病史,隨即醫護人員采用急性心梗的方案對患者進行搶救。
“很遺憾的是,患者在就醫的路上花費了太多時間,錯過了黃金搶救期,這個病人沒救回來。”在問到廖鵬最遺憾的經歷時,廖鵬告訴記者。“由于在急診科工作,接診的都是突發急癥,許多時候都要經歷一些生死瞬間,每次沒有把病人搶救回來,都會感到很惋惜。大家如果出現身體不舒服的情況,一定要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不能逞強。”
廖鵬在急診科工作了十余年,在急性卒中、急性心肌梗死、急診創傷等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在同事的眼里,廖鵬是一個“拼命三郎”,每天接診的患者踏破門檻,連吃飯的時間也沒有。“我們雖然有食堂,但是每次都是打包好回急診吃,因為這兒不能離人,隨時都可能有患者來就診,時間對患者來說就是生命。”
接診患者從出生幾天到九十歲不等
在狂犬疫苗接診室內,記者觀察到,護士們忙著幫助患者注射狂犬疫苗。孔小琴就是其中一位護士,在她十二年的工作生涯中,有八年是在急診科度過。她說,正是因為急診科那一個“急”字,他們要時時刻刻緊繃著一根弦,就怕隨時有病人送來了,自己處理的反應又慢個半拍。
省胸科醫院急診科主收病人分為兩種類型,一是來接種狂犬疫苗的患者,二是有胸悶、咯血等癥狀的胸科呼吸科疾病患者。據孔小琴透露,急診科的日接診量一般在150人左右,日接診量最高250人。在她負責接種狂犬疫苗的患者中,最小的才剛出生幾天,最大的有九十歲。4月12日,截至當日16時許,該院急診科共接診了近80名動物致傷患者。
因為胸悶、咯血等種種原因來到急診科的病人不在少數,但讓孔小琴印象最深刻的還是一名不慎暈厥的患者。這位患者是一名50歲的男性,因咯血導致呼吸困難,獨自前往急診科進行求助,他在見到醫生之前就已經倒下。剛走出科室的孔小琴見狀連忙喊上同事,并聯系上醫生,對患者進行緊急救治。在清理干凈呼吸道與氣管的血塊之后,這名患者的生命體征終于趨于穩定,而后不久,他的家人也來到了醫院,對救治了他的醫生護士們表達了感謝。孔小琴告訴記者,雖然這樣的事情在急診科并不少見,卻是讓她堅信自己的工作是有價值的原因之一。
以老帶新傳幫帶,共享經驗提能力
記者注意到,在急診科護士長周海鳳的柜子里,除了有分類的標示牌和記錄本外,還整整齊齊擺放著一排綠植,護士們時不時會過來擺弄兩下。周海鳳說,這些綠植是整個護士團隊一起養的,養護綠植要有耐心,要觀察它生長的過程,就像工作一樣,要有觀察力和耐心。周海鳳還向記者透露了一個小秘密:每次在結束忙碌工作之后,她就會來看看這些綠植,不光對眼睛有益,也能松一口氣,慢慢放松自己忙碌后緊繃的心情。
周海鳳是一名從事26年的護理人員,身為護士長,她在工作上是科室公認的認真。對待患者耐心細致,在生活中對護理團隊的護士照顧有加,是大家的良師益友,平時護士們只要有工作上的問題,她都會及時給出最佳方案,耐心為護士們分析問題。“我年長些,把護理姑娘們當作妹妹看待,把自己的護理經驗分享給她們,帶領著護理姐妹們一塊提高護理水平,我以前的護理前輩也是這樣教我的,以老帶新,把自己學到的護理經驗繼續傳下去。”周海鳳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