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已經到了,隨著氣溫不斷攀升,天熱了,不但人要“納涼避暑”,藥物也要選擇適宜存放的地方。不正確的儲存方法會使家里的一些藥物發生變質、失效,那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目前根據國家規定藥品存儲環境分為常溫:即10~30℃,凡貯藏項未規定貯存溫度的系指常溫。陰涼處:不超過20℃。冷藏處:要求儲存到2—10℃的冰箱內,以保證藥品質量安全。這些在藥品外包裝盒上都會有清楚標明,存放時應仔細查看。另外夏日室內溫度較高,最好儲存在家中陰涼通風的地方,如果超過藥品要求的儲存溫度,應及時采取降溫措施,如:放空調房等。
當然了除了按溫度保存藥品
以下幾點也是要注意的
1
避光
藥物中的某些成分可能會在光照下發生結構改變,影響藥效。通常所有藥品均推薦避光保存,某些藥品更要特別注意(如心絞痛的急救藥品硝酸甘油片、光敏感的藥品甲鈷胺片等)。
請注意:夏日陽光強烈,要避免直接暴曬,如窗邊,陽臺等。可放在避光盒或棕色瓶中,置于家中暗處儲存。
2
防潮
有些藥物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使藥品水解或性狀發生改變,如沖劑、顆粒劑、散劑、中藥飲片等,更需要防潮,否則容易引起藥物結塊或霉變。
請注意:夏季雨水多,空氣濕度大,更需要注意防潮。此類藥物可放置在單獨的密閉的藥品儲存盒里,用后塞緊瓶蓋,存放于干燥的地方,如臥室、客廳等,避免放在衛生間等濕度大地方。
3
冷藏
有一些藥品需要較低溫度儲存以保證藥品的質量穩定(如胰島素,活菌制劑,部分滴眼劑或其他生物制品等)。
請注意:冷藏和冷凍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對于藥品儲存卻是千萬不能搞錯弄混的。冷藏通常指的是2~10℃,即冰箱的保鮮層,通俗講就是冰箱中放青菜的地方。而冷凍一般指在-18℃左右,通常是存放冰激凌的地方。
除了以上幾個注意事項
在這里也分享幾個
日常科學保存藥品的訣竅給大家
竅門一
開瓶后,立即丟棄干燥劑
有些藥品包裝內有干燥劑,開封后,應該把它們丟棄,否則它們會吸附水汽,更容易使藥品潮濕變質。現在有很多藥品的包裝改進了,沒有干燥劑,保存這些藥品時應注意保持干燥。
竅門二
大瓶藥用小瓶分裝
如果是100片的大瓶包裝藥,且藥物不能很快用完,可以取少量藥片單獨置于深色的密封性好的小玻璃瓶中。先服小瓶里的藥,以減少藥片因反復開啟藥瓶受到污染的機會。但一定要在新的玻璃小瓶上貼上標簽,寫明藥品名稱、規格和有效期,切忌同其他藥品混淆。
竅門三
小袋藥盡快用完
有時我們會從醫院或診所取回分裝到小紙袋中的藥物,這些藥多是從大包裝中拆分出來的,應盡快服完。如果藥品比較貴重,可以將其存放于密封性好的小玻璃瓶中,同樣需要在瓶上貼上標簽,寫明藥品名稱、規格和有效期,避免混淆。
竅門四
“板裝”藥避免受潮
這種包裝的干燥性很好,但有些藥一次只需服半片,剩下的半片即使放回包裝也改變了保存環境。因此,如暫時不用且藥品較貴,最好用深色小玻璃瓶保存。還應注意,用藥時應先將藥片掰好,將剩下的藥片放好后再開始吃藥,防止水沾到剩下的藥片上,使得放回塑料泡中的藥片受潮。
竅門五
中藥必須在低濕的環境下貯存
存放時,最好能使用干燥的非鐵器類密封罐(如陶罐),倘若沒有,也可以用塑料袋將它層層包封以隔絕空氣。存放中藥的附近,可以放一些干燥劑。若經常取藥,可以將藥品制成小包裝,以避免整體受潮;若長時間不用藥,可將藥品保存于冰箱中,只是一定要密封好,以避免“串味”。
溫馨提醒
最后,提醒大家,藥品保存不當可能會使多數藥品的藥效打折扣,家庭藥箱一定要定期清理、按需儲備,大家如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向藥師詢問如何正確保存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