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院經常會碰到病人情緒低落
愁眉不展
特別是病情嚴重
或是術后恢復差的病人
總是感覺對生活失去信心
……
他們患了抑郁癥

什么是抑郁癥?
抑郁癥是以明顯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的一組精神障礙,并有相應的思維和行為改變。
抑郁癥的病因
1、遺傳因素:通過專家發現本病具有家族史者為30%至40%。
2、心理社會因素:心理社會因素對抑郁癥的影響非常大,應激性生活事件(主要是負性的生活事件)等均可導致抑郁癥的發生。
抑郁癥的表現
情緒低落、思維緩慢、意志減退、焦慮、情況嚴重的有自殺行為。

家屬該如何護理?
1、心理護理:由于抑郁癥病人自卑心理較強,對一切事物均悲觀失望,缺乏信心,甚至絕望而陷入困難。家屬應多與病人交談,掌握其動態思想,經常給予幫助及鼓勵,幫他們樹立信心。

2、密切觀察:嚴防意外發生,生活環境中杜絕危險物品:如刀、剪、繩、玻璃器皿、有毒物品,生活設施應安全。
3、熟悉病變:一般抑郁癥好轉時大致有幾個表現——睡眠、飲食和思維改善,動作逐漸增多,情緒活躍。家屬要掌握病情好轉的這些指征,做到心中有數。若病人食欲不振,夜間睡眠差,體重不增,說明病情尚未好轉,應繼續服藥,不可掉以輕心,必要時住院治療。
4、督促用藥:家屬應督促病人維持用藥,尤其是病情好轉處于康復期的病人,千萬不可病剛好就停藥,這會增加復發機會,停藥與否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5、鼓勵活動:家屬在協助病人做好生活護理、注意調理飲食、保證充足睡眠的同時,對病情較輕者,應鼓勵他們多活動,如聽音樂、下棋、跳舞、散步、種花草、養鳥魚等,以分散注意力,達到減輕病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