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是乳腺癌的最主要治療手段,但由于根治術切除的范圍較廣,術后上肢功能受限,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如何合理有效地指導康復鍛煉,是盡早恢復患者自理能力的關鍵所在。
患者可依照以下方法進行循序漸進的功能鍛煉:
術后24小時內
患者取平臥位,將患側上肢置于功能位,用枕頭支持前臂和手,保持肩關節制動。
術后1-2天
主要活動手指、手腕部。練習握拳、捏橡皮球、伸指、屈腕等運動。

術后3-5天
主要活動前臂、肘部。做曲肘運動:前臂伸屈運動,肘關節屈曲內收。

術后5-10天
主要為肩部運動鍛煉,包括:患側的手摸對側肩、同側耳(可用健肢托患肢)。
1聳肩運動手臂放松,將肩膀提起靠近耳朵后慢慢放下,如此循環。

2繞肩運動肩膀放松,使肩部緩慢前屈、后伸、外展。

3手臂搖擺運動雙手交叉左右擺,高度逐漸上升,直至與肩平。

4肩部旋轉運動聳起肩膀 ,靠近耳朵 ,然后向后向下旋轉肩部 ,同時做深呼吸。向前向后重復做相同的次數。

術后10天
開始練習爬墻運動:使手掌貼于墻壁,開始時指尖平雙臂的高度,然后利用手指的屈伸活動,使上肢向上移。每天練上幾次 ,標記下每次所能達到的高度,力爭每次練習都較上次有所提高。

術后13-14天
練習患側手掌至頸后,開始時低頭位,逐漸達到抬頭挺胸,即患肢內收、外展,向前抬高伸展,逐漸上舉等活動。

術后兩周
爭取患側手臂能越過頭頂摸到對側耳朵。

出院后
患者還可進行以下方法鍛煉促進上肢功能的恢復:
上肢旋轉鍛煉:將患側上肢自然下垂 ,自身體前方或側方前、后、左、右擺動或畫圈,逐漸增大轉圈的直徑。這可增加腋窩的活動度。

肩部旋轉鍛煉:將手指置于肩關節上,緩慢抬起肘關節,順時針及逆時針轉動手臂。

后伸功能鍛煉:雙下肢自然下垂,以單手或雙手置于軀干后方,然后曲肘關節手向上放置于后背肩胛骨水平。


患者出院后,應繼續堅持患肢的功能鍛煉。平時要盡力去做常規的生活活動,如洗臉、梳頭、掃地、提輕物等。可重復做上述的各項練習,特別是扶墻抬高上肢的運動,可使上肢及肩關節的活動范圍逐漸恢復至正常。要求在術后1-2個月能完全恢復肩部運動,逐漸鍛煉至手臂不彎曲,完全舉過頭頂1-3次/天,30分鐘/次,注意避免過度疲勞,應循序漸進、適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