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患者舒先生到江西省胸科醫院(南昌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就診,住院期間患者因使用山莨菪堿后出現了急性尿潴留,醫生建議行留置導尿術,患者對導尿十分抗拒,醫護人員再三解釋后,患者還是拒絕導尿。患者反復跑廁所,依舊排不出小便,小腹脹痛感越來越嚴重,內心十分焦慮。經科室中醫師辨證后,確定了中醫撳針埋刺聯合耳穴壓豆輔助治療方案。
護士用撳針分別在患者中級、膀胱俞、秩邊、陰陵泉、三陰交等穴位進行埋刺,固定位置后定時點敲撳針, 不斷促進經絡氣血運行, 從而達到調理水道、溫補真元、鼓舞膀胱、氣化司職、使小便通利的目的。接著,護士用王不留行籽貼患者耳朵上的膀胱、腎、三焦、尿道等穴位,適度地按、揉、捏、壓,使其產生酸、麻、漲、痛的感覺,從而達到疏通經絡、調節氣血的目的。
治療過程中,護士一直在為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并讓患者聽流水聲誘導其排尿,兩個小時后,患者順利排出小便,激動地對護士說:“沒想到這一枚“小圖釘”和“小豆子”效果這么好,我的肚子終于不痛了!”
患者留撳針時應該注意什么?
1、留針期間可每天自行按壓(每2-3小時一次,每次2-3分鐘)以加強對腧穴的刺激,增強治療效果。
2、留針期間,不要抓摳、抓撓撳針的膠布,也不要對貼針部位進行重壓、拍打、沖撞、碰撞。
3、若貼針部位出現發紅、發癢或大面積出現異常反應,請及時告知醫護人員,需取下并停止使用。
4、貼針部位不可以被水長時間浸泡。
5、汗液會降低膠布的粘性,留針期間應避免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