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簡稱“慢阻肺” ,就是俗話說的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是一種以持續氣流受限為特征的可以預防和治療的疾病,氣流受限進行性發展,與氣道和肺臟對有毒顆粒或氣體的慢性炎性反應增強有關。急性加重和并發癥(心血管疾病、骨質疏松、抑郁、肺癌等)影響著疾病的嚴重程度。其主要癥狀為慢性咳嗽、咳痰、胸悶、氣短,伴或不伴喘息。慢阻肺呈進行性加重,肺功能漸進下降,嚴重影響患者的勞動能力和生活質量。
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預計至2020年COPD的全球經濟負擔將躍居所有疾病的第5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第4位。在我國,每年慢阻肺患者總人數可達2700萬,15歲以上人口中慢阻肺的患病率為3%,4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為8%。而且隨著吸煙人數的增加,大氣污染日益嚴重以及人口的老齡化,慢阻肺的發病率將越來越高。
慢阻肺患者在早期常無明顯不適,即使有吸煙時伴咳嗽、咳痰,也沒有認識到自己患有該病,但到出現氣促、呼吸困難等明顯癥狀時已是慢阻肺中晚期,此時慢阻肺患者5年內死亡率可以高達20%~30%。據估計,有50%以上的患者竟不知道自己患有慢阻肺。有研究表明,慢阻肺的早期診斷及治療可明顯改善患者的勞動能力及生活質量,大大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吸煙、室內外空氣污染、職業性粉塵吸入是引起慢阻肺的主要病因,目前認為長期吸煙者、長期有室內污染(如煙霧暴露者)、粉塵職業暴露者是慢阻肺的高危人群。對于高危人群要盡早行肺功能檢查,以盡早診斷。事實上,慢阻肺完全可以通過早期肺功能檢查進行診斷,此檢查只需要吹幾口氣,就像測血壓一樣簡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預防主要是避免發病的高危因素、急性加重的誘發因素以及增強肌體免疫力。戒煙是預防該病的重要措施,也是最簡單易行的措施,在疾病的任何階段戒煙都有益于防止該病的發生和發展。其次,控制職業和環境污染,減少有害氣體或有害顆粒的吸入,積極防治嬰幼兒和兒童期的呼吸系統感染。此外,慢阻肺患者還要進行康復治療,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加強營養,這樣可增強機體抵抗力和呼吸肌耐力,可幫助改善患者的一般狀況。有慢阻肺的患者,建議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并要加強自我監控,減少急性發作次數,改善生活質量及勞動耐力,延緩呼吸功能的下降。對于年齡超過65歲或重度肺功能損害的患者可接種肺炎鏈球菌多糖疫苗及流感疫苗以預防呼吸道感染,合并缺氧者需要進行長期家庭氧療(每天吸氧>15小時),有慢性呼吸衰竭者建議長期家庭無創呼吸機治療(每日使用呼吸機>8小時)。
總之,慢阻肺是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嚴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但該病可以預防和治療。提高患者對該病的認識,避免吸煙等有害因素,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就能大大降低此病帶給患者及社會的危害及經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