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日省胸科醫院一位患者腦死亡后,
家屬做出了一個偉大的決定,
把患者器官捐獻給有需要的人
以此來回報社會上一直幫助他們的好心人,
三位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將獲得救治。
生命將得以“重生”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在我國,每年有超過兩萬名患者因為各種疾病接受器官移植手術,讓生命之花再次綻放。
從出生僅4個月的嬰兒,到古稀之年的老者;從單獨的腎臟移植到多器官聯合移植。目前,我國已實現包括心、肺、肝、腎、胰腺、小腸在內的胸、腹腔臟器移植。
讀起那些重獲新生的故事,人們常為那些人性的溫暖、驚心動魄的救治而感動落淚。被譽為“醫學之巔”的器官移植,已一步步從實驗走向臨床應用……
ICU護士長在網上平臺登記成為捐贈器官志愿者,讓人間大愛得以延續。

Q1、什么是器官捐贈?A當一個生命不幸離去時,根據本人和家屬意愿,將其功能良好的器官,捐獻給因器官功能衰竭急需器官移植的患者,挽救他人生命,讓生命得以延續。
Q2、如何表達捐贈意愿?A(1)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愿意逝世后無償捐獻器官救治他人。可以到當地紅十字會器官捐獻管理機構,填寫并遞交《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愿登記表》。
(2)也可以登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網站www.codac.org.cn 或微信公眾號(中國人體器官捐獻),進行線上登記。
Q3、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登記者,一定會實現捐獻嗎?A登記完成,將獲得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愿實體或電子登記卡。完成捐獻志愿登記,僅僅是器官捐獻意愿的表達。最終是否能實現捐獻,要等到生命離開時,通過嚴格的醫學評估,并征求直系親屬的共同同意。
Q4、家屬如何做捐獻確認?A無論本人生前是否是捐獻志愿登記者,都要以書面形式征求家屬意見,直系親屬——父母、配偶、成年子女在《人體器官捐獻確認登記表》上共同簽字確認,或委托代表簽字確認,方可捐獻。如果直系親屬中任何一人不同意,就不能進行器官捐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