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慢阻肺病人最難熬的季節,由于氣候寒冷,最容易引起各種疾病的加重,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就是“最難過冬”的疾病之一。

慢阻肺患者多有長期較大量吸煙史或者較長期接觸粉塵、煙霧、有害顆粒或有害氣體史,多在中年以后發病,癥狀多于好寒冷秋冬季節反復呼吸道感染及急性加重史,隨著病情的進展,急性加重愈漸頻繁,導致肺功能極具下降并發心肺功能衰竭。因此,寒冷冬季嚴重威脅慢阻肺患者生命及生活質量的的季節。
◆◆慢阻肺有哪些癥狀?◆◆
慢阻肺患者的首發癥狀的長期慢性咳嗽、咳痰。
初起咳嗽呈間歇性,早晨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咳嗽后通常咳少量黏液性痰,合并感染時痰量增多,常有膿性痰。咳嗽、咳痰以冬季為多,到來年春暖花開的時候會緩解,也有部分病例無咳嗽癥狀。
在咳嗽咳痰癥狀出現多年后,部分患者會在急性發作時出現喘息,有些重度的患者,在非急性發作期活動后也會出現喘息,靜息幾分鐘后會緩解。
胸悶、氣喘或呼吸困難是慢阻肺患者的標志性癥狀。早期僅在勞力時出現,后逐漸加重,以致日常活動甚至休息時也感氣短,生活不能自理,到晚期出現呼吸衰竭,只能依靠呼吸機維持生命。

◆◆怎樣使慢阻肺患者能平安度過冬天呢?◆◆
1預防上呼吸道感染
冬季也是感冒高發的季節,積極預防和治療上呼吸道感染,也是預防慢阻肺急性發作最重要的手段。慢阻肺患者外出應注意保暖,回來后勤洗手,應避免去人流集中之地。
如若感冒,要注意多休息、多喝水、多吃水果,補充維生素C;若咳嗽、咳痰和氣喘癥狀加重,應及時就醫。有條件的患者可以注射流感疫苗、肺炎疫苗,這些疫苗可以減少慢阻肺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機會。
2適度鍛煉,避免過多戶外活動
冬天戶外活動相對減少,對于慢阻肺患者來說,更應如此,尤其在空氣污染較嚴重時,應避免外出。
勤開窗通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應避免晨練和夜間的鍛煉,可以在太陽出來后外出做適當的活動和鍛煉,一來可以適當的增加機體的耐寒能力,也可以鍛煉體質。

在慢阻肺的穩定期,患者仍可以通過積極的肺康復訓練改善呼吸功能,包括簡單的腹式呼吸和縮唇呼吸鍛煉,簡易的呼吸操等。
3戒煙
不論是處于急性發作期還是臨床穩定期,戒煙是首先要做到的事,不但本人要戒煙,家屬也要戒煙,避免室內煙霧繼續對慢阻肺患者氣道產生炎癥刺激。

4長期家庭氧療
對于在穩定期血氧分壓<55mmHg ,或者氧分壓在55-59mmhg伴繼發性血紅蛋白增高、肺動脈高壓、肺心病和右心衰的患者,都建議吸氧(具體是否需要吸氧,可以遵循醫生的建議)。
吸氧的流量為1-2升/分,維持氧飽和度在90%左右就可以了,太高反而引起二氧化碳的升高。吸氧的時間最好每天>15小時。對于缺氧伴有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在長期家庭氧療的基礎上,無創呼吸機的運用可以改善患者的預后。

5加強飲食調養
肺心病人呼吸所消耗的能量要比正常人大,又因內臟淤血、水腫而食欲差,吸收又不佳。所以,多數患者營養不良,體重減輕,低蛋白血癥,免疫力低下,容易導致感染,加重病情,以此形成惡性循環。
因此,調節肺心病的飲食營養是十分重要的。應給患者以優質蛋白(蛋、奶、魚等)及富含維生素、纖維素、易消化的飲食(如水果和蔬菜等),不要過度限鹽,因為低鹽可加重乏力、食欲不振,甚至惡心、嘔吐,加重營養不良。但有水腫及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應控制食鹽量,以免加重呼吸和心臟負擔。
6家人關心
慢阻肺患者由于肺功能的下降生活能力下降,多有抑郁的心理存在,尤其冬天外出的機會更少,更需要家屬的關心和愛護。
對于穩定期患者的藥物治療應遵循醫生的醫囑,由于呼吸科的用藥多采用局部的吸入治療,對一些高齡老人來說,掌握具體的操作并非易事,需要家屬的積極參與,指導和督促患者用藥。

▼
冬季是慢阻肺急性發作的高發季節,只要細心維護、積極防治上呼吸道感染,遵循醫囑規則用藥,仍然可使慢阻肺患者安然過漫漫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