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
雙手頻繁多汗或許看似只是個小麻煩
但對于手汗癥患者而言
它不僅影響日常生活
更可能引發社交焦慮
尤其在冬季
濕冷的手掌常令人倍感困擾
19歲的小戴(化名)是一名正值青春年華的中學生,因手汗癥常年飽受困擾。寫作業時紙筆常常被汗水浸濕,遇見難題或者情緒激動時,汗水會明顯增加,嚴重時甚至可見汗珠在掌心凝聚,學習效率大打折扣。和同學握手時,對方詫異的表情,更讓他倍感自卑。
為了擺脫這一困擾,經人推薦,小戴父母帶著他來到了江西省胸科醫院(南昌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內鏡介入科就診。內鏡介入科負責人施天生副主任醫師接診后為其仔細檢查、詢問病史,并結合臨床經驗診斷是交感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引起的手掌出汗過多,俗稱“手汗癥”。
施天生為小戴制定了“乳暈微小切口下精細化胸交感神經切斷術”治療方案。該手術借助高分辨率的胸腔鏡設備,醫生能夠更清晰地觀察到胸腔內的神經結構,對交感神經進行更為精準的調節,在有效治療手汗癥的同時,最大程度降低了手術對其他生理功能的潛在影響,同時乳暈微小切口的選擇讓手術切口幾乎無痕,保證了年輕人對外觀的追求。
施天生副主任醫師介紹道:“傳統手術在改善手汗癥狀的同時,可能會引發一些代償性出汗等副作用,也就是身體其他部位異常多汗。我們通過技術改良,優化手術操作流程,在切斷神經分支時更加精細,盡可能減少對正常生理功能的干擾,減少并發癥發生的概率。”
術后,小戴恢復良好,他激動地說:“手術清醒后,我的手明顯比之前干爽,傷口也很隱蔽,幾乎看不出做過手術,真后悔沒有早幾年做這個手術。”
術后第一天小戴便順利出院,手術切口疼痛輕微,日常生活未受任何影響。
專家提示:
手汗癥,這一胸外科較為常見的病癥,通常在青少年時期較為多發。然而,多數人往往忽視這一問題,認為這只是天生比別人出汗多一些。
事實上,手汗癥通常在兒童期或青春期首次出現,大約在12至16歲左右,且病情可能隨著年齡增長而加重。這與該階段人體交感神經系統的發育活躍密切相關。此外,研究表明,女性手汗癥的發病率略高于男性,如我國的一項調查顯示,男性發病率為1.94%,而女性則為2.29%。盡管推測這與女性的生理結構或激素水平有關,但具體機制尚待進一步明確。
一般情況下,輕度手汗癥不需要治療,隨著年齡增長,癥狀會逐漸減輕,但中、重度手汗癥很難自行緩解,建議盡早手術治療。
江西省胸科醫院內鏡介入科、胸外科團隊在手汗癥治療領域具有豐富的經驗,成功幫助眾多患者重拾生活自信。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此類手術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將持續提高,為更多患者帶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