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在腫瘤一科的醫生辦公室出現了這樣一幕:一位患者很激動地對醫生訴說著什么,仔細一聽,原來她在說“埋針治療后,我每天晚上都能睡9小時左右,再也沒有想睡又睡不著、睜著眼等天亮了。真沒想到,這么一枚小小的針具,作用可真大!這種針扎著沒什么痛感,留在身體穴位上,又不影響日常生活,既方便又效果好,真是太感謝你們這些醫生、護士了!”
76歲的朱某某是一位肺癌患者,于1月10號入院,主訴入睡困難,睡后易醒,醒后則難再入睡,近1個月癥狀加劇,常出現徹夜難眠,導致平時精神欠佳,乏力、納差。經管醫生陳軒了解到患者情況后決定采用中醫技術----埋針治療,即運用撳針針刺手法,在安眠穴、申脈穴、照海穴、三陰交穴位行針,積極改善患者的失眠癥狀,療效明確。


撳針是一種形似圖釘狀的針,針柄扁平狀,針體約一至二分長,規格0.25*2mm,用時可將針體撳入皮下,屬于微型針灸針,供皮下埋藏用,可長久留針。撳針療法,又稱“埋針法”,是將撳針固定于腧穴部位的皮內或皮下。撳針就是用手按針,這是一種新型的皮內針,有見效速度快、操作便捷、適用性強、方便病人行動、幾乎無痛的特點。由于撳針埋針作用時間長,并且在埋針時隨著運動又增加了機體局部的自身協調、增加了血循修復,調整經絡肺腑功能,因此能長時間大大增加了針刺對穴位的治療作用,以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撳針的操作方法:
1.針刺前對埋針部位皮膚嚴格消毒,操作者用一手固定所刺部位的皮膚,另一手夾住撳針直刺入皮內,按壓固定。
2.埋針時間的長短,應根據病情和季節等因素決定,謹遵醫囑。若天氣炎熱,留針時間可縮短,以防感染。
3.留針期間,患者可自行按壓相應留針的穴位,每天按壓3-5次,每次1分鐘,強度以自己能耐受為度,可增強療效。
江西省胸科醫院腫瘤一科自開展中醫埋針治療后,通過針刺人體不同的穴位,廣泛運用于腫瘤鎮痛、止咳、消化不良、嘔吐、便秘等患者的治療。埋針治療期間,患者可以自由行動,而且見效速度快,作用時間長,療效極佳,極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增強了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