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為甲,“醫”路前行,8月19日是第五個中國醫師節,在這個平凡又特殊的節日里,江西省胸科醫院呼吸內鏡介入室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又一臺支架植入術。
“注意血氧變化、置入支架、調整方向”,隨著一聲聲指令堅定而準確地下達,在監護儀一串串閃爍的數字和滴答聲中,一個支架植入順利完成。
患者因呼吸困難從贛州緊急轉送至江西省胸科醫院胸外科治療,醫院內鏡中心接到電話后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的情況下為患者啟動綠色通道。
接診的施天生主治醫師查看患者CT發現左右支氣管完全阻塞,讓人擔心的是一旦痰堵或氣道痙攣,隨時有窒息的危險。
情況危急,需緊急置入支架緩解壓迫窒息!陳中書教授立即組織介入團隊討論手術方案。施天生主治醫師氣管鏡探查發現,患者阻塞的管腔約90%,左右支氣管狹窄僅留一條縫隙通氣。
在陳中書教授的指導下施天生快、準、穩地將氣管鏡引導至狹窄上緣,見新生物突出致管腔嚴重狹窄,通過氣管鏡置入斑馬導絲,退出氣管鏡,將支架在斑馬導絲引導下,在氣管鏡的直視下,確認位置后釋放支架。經活檢鉗調整位置后見支架位置準確,擴張良好。患者麻醉蘇醒后,完全正常呼吸了,家屬激動地眼含熱淚豎起了大拇指。
施天生主治醫師介紹:“氣管支氣管支架植入手術的每一步都非常關鍵,關乎患者的生死,我們慎之又慎。像這種氣管嚴重狹窄的患者,安全快速有效的治療方法才是關鍵,氣管支架植入術是理想的治療方法。它可以通過氣管植入的肺介入技術來改善患者通氣,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我們所使用的電子支氣管鏡能夠提供適時圖像捕捉、錄像、編輯等功能,有資料可儲存、易于操作、更為安全及便于消毒等優點。”
氣管狹窄是臨床上一種急危重癥,不僅需要操作者技術熟練,具備置入支架的能力,還需術前制定精密方案,術中團隊間默契配合。近年來,在黨委副書記、主任醫師、外科學博士陳中書的帶領下我院內鏡介入室治療技術發展迅速,一臺又一臺支氣管支架植入術的成功充分展示了我院在支氣管介入治療方面的整體實力,推動了學科的進步,在省內地區起到引領和帶頭作用。